查看原文
其他

“调”出绿色发展新动能 ——河北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纪实(上)

点击标题下「河北生态环境发布」可快速关注


这是河北蓝天保卫战交出的提气答卷——

1至11月,全省PM2.5平均浓度44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0.2%。其中4至9月全省PM2.5平均浓度均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创2013年以来最好水平;平均优良天数比率69.8%,优于“十三五”规划目标和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方案目标1.7个百分点。

这是河北坚持绿色发展的使命担当——

去产能的“手术刀”果断挥向高耗能、高污染的传统产业。“十三五”以来,河北累计压减退出炼钢产能8212万吨、煤炭5571万吨、水泥1194.9万吨、平板玻璃4999万重量箱、焦炭3144.4万吨、火电234万千瓦。

硬仗面前,壮士断腕必不可少;增减之间,动能转换时不我待。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河北经济结构调整作出重要指示,为河北加快创新发展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路径。

牢记嘱托,担当尽责。河北省委、省政府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推进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运输结构优化调整,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全省生态质量和环境发生历史性新变化,美丽河北的生态底色日益靓丽。








坚定不移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打造绿色产业体系亮点多


12月20日,迁西县。津西钢铁集团钢板桩生产车间里,今年8月竣工的世界最大全自动智能化钢板桩对穿线正在全负荷运转,一条条长长的Z型钢板桩陆续下线,即将装船出海,运往北美、欧洲等地区。Z型钢板桩是应用广泛的国际高端钢材产品,轧制难度极高,被誉为钢铁高端精品“皇冠上的明珠”。今年疫情期间,津西集团逆势突围,研发的能够抗击零下30摄氏度恶劣环境、达到欧美标准的Z型钢板桩,填补了国内空白,成功打入欧美市场,成为代表中国钢铁高端精品的一个新名片。“十三五”期间,津西集团压减炼铁产能241万吨、炼钢产能256万吨。产能压减了,竞争力却提升了。企业变压力为动力,不断拓展转型升级新空间。目前,津西型钢产品已形成134个系列、372种规格,H型钢、钢板桩销量稳居全国首位,并远销33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全球最大的型钢生产应用基地。从普通“大路货”到专精特新,从行业跟随到创新引领,这是津西集团自强不息的华丽蝶变,也是这些年河北坚定不移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的生动缩影。偏重的产业结构,曾是河北生态环境不能承受之重。“全国10个污染最严重城市河北占了7个。再不下决心调整结构,就无法向历史和人民交代。”2013年9月,在参加河北省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时,习近平总书记一针见血指出了河北大气污染防治面临的严峻形势。“要过结构调整的坎,爬转型升级的坡。”“在绿色发展方面搞上去了,在治理大气污染、解决雾霾方面作出贡献了,那就可以挂红花、当英雄!”总书记掷地有声的一席话,精准指出了河北的症结所在、出路所在。深入基层密集调研、召开会议专题部署……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东峰反复强调,要坚定不移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持之以恒治理和修复生态环境,全面加快创新发展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步伐,为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作出新贡献。聚焦问题抓要害,找准病根开药方。省委副书记、省长许勤也多次指出,强化产业结构调整,加快落实年度去产能任务,以严格的环保、能耗、水耗、安全等标准,倒逼高耗能高污染行业企业转型升级。目标定了、路径明了。全省上下发扬钉钉子精神,踏石留印、抓铁有痕,过了一山再登一峰,跨过一沟再越一壑,持续推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用非常之力坚决去产能,“去”出发展新空间——“2017年,钢铁产能整体退出,彻底告别老本行,投身文旅产业。”走进武安东山冶金公司,近千亩厂区一片静谧。公司总经理王勇钢说,公司计划投资27.69亿元,在这里打造一座集文化展示、旅游服务、教育培训及居住等功能于一体的文化休闲综合体。昔日钢厂要变身文旅小镇。为全局计,为世代谋。向积攒多年的“家底”开刀,我省将去产能范围由国家要求的钢铁、煤炭2个行业调增为钢铁、煤炭、焦化、水泥、平板玻璃、火电等6个行业。在2017年底提前超额完成“6643”目标任务的基础上,又制定了重点行业去产能三年行动方案。去产能,倒逼企业转型升级,推动绿色发展。持续推进重点污染企业退城搬迁,“搬”出发展新活力——10月29日,河钢石钢新区在石家庄市井陉矿区正式投产。新区采用电炉短流程炼钢生产工艺,与长流程工艺相比,等量级生产规模可实现污染物减排70%以上。同时,推动数字化、智能制造技术与钢铁深度融合,从原料组织到产品交付,实现了“一站式”处理。钢铁气质,因绿而变。针对“煤电围城”“钢铁围城”等突出问题,我省坚持管住新增、搬迁分散、关停落后、发展新兴,扎实推进符合条件的重污染企业退城搬迁。保定、廊坊市钢铁产能全部退出,实现“无钢市”,唐山、邯郸两大基地和临港钢铁产能比重达到81%,水泥熟料产能向资源富集的燕山—太行山一带聚集……通过退城搬迁,企业与城市实现了双赢。加快重点行业超低排放改造,“改”出发展新优势——以严于国家标准实施企业环保建设与治理。河北中煤旭阳能源有限公司在2018年10月提前完成超低排放改造任务的基础上,今年投入2.1亿元实施七大环境治理项目,实现排放指标在超低排放基础上下降70%以上,排放量较2019年下降50%以上。“污染大户”变身“治污先锋”。我省在全国率先完成所有符合改造条件的钢铁、焦化有组织超低排放改造和火电企业深度治理,积极推进水泥、平板玻璃、陶瓷行业超低排放改造。截至目前,累计完成重点行业386家企业1058个项目,基本实现重点行业有组织超低排放改造全覆盖。转变蕴含希望,转机预示曙光。传统产业加速提档升级,新兴产业一路高歌猛进——在张家口,良好的生态吸引阿里巴巴、腾讯、秦淮数据等数十家企业落户,一个世界级超大规模绿色数据中心产业集群正在快速推进。在秦皇岛,一批康复辅助器具制造企业相继入驻,美丽港城多了一张“北方高端康复基地”的新名片。在唐山,现有应急装备企业168家,涵盖了应急预防与准备、监测与预警、处置与救援等全产业链,一个现代化应急装备产业基地正在崛起。……由重变轻、由黑变绿、由旧变新。河北从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传统产业结构,向着绿色、循环、低碳的现代产业体系加快转型。2018年,河北省三次产业结构首次实现由“二三一”向“三二一”的历史性转变。2019年产业结构“三二一”态势进一步增强,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19.5%,服务业增加值比重首次突破50%。








多措并举推进能源结构调整,清洁能源利用领域广

  

屋外寒风萧瑟,高碑店市栗各庄村单增平家里却暖意融融。今年刚一入冬,她和老伴儿就打开了家里的燃气采暖炉,屋里温度基本保持在18摄氏度以上。

12月15日10时,记者走进单增平家。“原来是烧煤取暖,一天到晚得一趟趟地取煤、添火,受累不说,还弄得到处都是煤灰。”单增平说,2017年,村里“煤改气”后,取暖时只要将燃气采暖炉设定好温度就不用管了,屋里温度基本是恒定的,真是干净又暖和。

调整能源结构,削减燃煤污染,是改善我省大气环境质量的关键性举措。

宜电则电、宜气则气、宜油则油、宜煤则煤,我省整县、整乡、整村推进清洁取暖。把大气污染传输通道城市和张家口市、辛集市及定州市全部列入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试点城市,保障群众清洁温暖安全过冬。

截至2019年底,全省完成清洁取暖改造765.59万户,2020年完成清洁取暖改造360.32万户,基本实现平原地区散煤清零;对不具备“双代”改造条件的山区和坝上地区推行洁净煤,洁净煤完成配送281.51万户。

大气环境,群众关心关注。回应人民群众所想、所盼、所急,省委、省政府把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作为民生优先领域,把压煤减排作为主攻方向,多措并举推进能源结构调整,治本攻坚,重点突破。

强化顶层设计,进行全面部署——

成立由省委书记、省长任主任的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和省长任组长的全省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召开省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会议、省生态文明建设领导小组会议、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等,强有力的组织推动,汇聚起治本攻坚的磅礴力量。

制定实施《关于强力推进大气污染综合治理的意见》及18个专项实施方案,《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意见》《河北省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方案》等一系列行动计划和工作方案,目标任务清晰明确,工作方式科学高效,步骤措施详尽完备。

还老百姓蓝天白云、繁星闪烁,我省打出减煤、治企、降尘、控车等一系列“组合拳”。

能源消费更加清洁——

日前,走进文安县滩里镇鹏程木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记者深吸一口气,感受不到往常刺鼻的异味。

投入3000余万元,淘汰20蒸吨/小时燃煤锅炉,更换为天然气锅炉,每日减少燃煤60吨。近年来,鹏程木业加大资金投入进行环保提标和技术改造,一举实现生态质量和经济效益双提升。

实现锅炉清洁燃烧,截至目前,我省累计淘汰9万余台燃煤锅炉,完成526台38198蒸吨35蒸吨/小时以上燃煤锅炉超低排放改造和15165台燃气、燃油、燃生物质锅炉提标改造。在全国率先基本完成35蒸吨/小时以下燃煤锅炉淘汰,保留的35蒸吨/小时以上燃煤锅炉基本完成超低排放改造。

运输结构更加优化——

去年11月份,衡水书柳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商砼分公司引进8辆国六排放标准混凝土运输罐车,成为衡水市首家引进国六标准柴油车的企业。

推动运输清洁化、绿色化,我省加快道路货运结构调整,强化柴油货车污染防治,大力推进“公转铁”和“海铁联运”,有效减少尾气排放。全省铁路货运量2019年完成2.7亿吨,比2017年增长58.8%,提前完成国家“2020年底前全省铁路货运量比2017年增长40%以上”的目标。2020年以来累计淘汰和清理国三及以下中重型柴油货车15.9万余辆,推广应用各类新能源汽车32.2万余辆标准车,交通运输结构“绿意”盎然。

清洁能源利用更广——

行走在张家口坝上草原,一片片风车矩阵不时映入眼帘,一台台巨大风扇在蓝天白云下呼呼转动。曾几何时,坝上恼人的风“从春刮到冬”。如今,张家口市积极发挥风光资源富集优势,变劣势为优势,化风能为电能,清洁能源产业蓬勃发展。

推动首都“两区”建设,张家口市全面推动可再生能源开发建设,全市可再生能源累计装机规模达到1763.7万千瓦。依托丰富的可再生能源,全市大力推进“以电为主”的冬季清洁取暖试点城市建设。同时,构建绿色公共交通体系,连续三年引进氢能源电池公交车,成为全国氢能源电池公交车运营数量最多的城市。

绿色映底蕴,山水见初心。

燕赵大地的“颜值”和“气质”持续提升,经济“体格”和“体质”越来越好,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动能更足。


来源:河北日报


近期重点文章推荐




河北省生态环境厅向社会公开8起秸秆垃圾露天焚烧违法典型案例

河北:绿色转型书写新篇章(人民日报)

河北:打好蓝天保卫战(人民日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